太湖流域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破开坚冰!1月l9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举行专家认证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水质深度处理协会会长王占生等业内权威专家在听取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的项目核心技术汇报后表示,这种处理工艺国内领先,对太湖流域总磷、总氮和COD指标偏高的污水特性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能力可全面达到国家l级A排放标准,处理水也完全满足镇回川水的水质要求。专家同时表示.这套技术还填补了苏州的技术空白。
据了解,目前,苏州已投入运行的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其污水处理技术仅能达到l级B的排放标准,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还停留在探索阶段,这离2007年汀苏省出台的地方强制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吴中区会庭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项目的实施为整个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和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样本典范。
为治理水质富营养化,去年,江苏省制定了比固家标准更严格的强制性地方标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到2010年尾水回厢率必须达到10%:去年l1月份,苏州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到2010年尾水回用率必须达到20% 。面对省、市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地方政府和污水处理行业开始着手讨论和寻找节能减排的适用技术和工艺。在此背景下,去年,吴中区金庭镇污水处理厂在全市率先铲下了升级改造项目的第一锹土。
该项目采的核心技术是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专家介绍,臭氧氧化在国外已经是一种经典、成熟的水质深度处理技术,其特点是氧化能力强,反应迅速,没有二次污染。污泥少,发达国家80%的自来水深度处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但在国内.采用该技术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还不多见。
认证会上,专家表示,这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相对于常用的过滤膜处理技术来说,针对性强、操作灵活,水质在线检测、自动监控等科技含量高,处理效果显著,并且占地面积小(设计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设备占地仅100多平方米),在太湖流域具有推广价值。